去年夏天,原北大荒伏尔基河农场的20余名“小北京”(1969年初中毕业生)欢聚一堂,话题很自然又谈到了那批“老上海”(1968年上海汽轮机厂技校毕业生),很想知道他们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情况。有人提议由我写篇文章登在报上,题目叫《思念“老上海”》,其他人不同意,说意思没有全表达出来,不如叫《寻找“老上海”》。想想也对,思念之切才会去寻找呀。
大家印象最深的是“老上海”来的时候,带了成箱的肥皂和草纸,几乎人人都有一只小塑料桶。在农场,当地人没有沐浴的习惯,对上海人在井台上把一桶桶井水往身上冲非常谅讶。井台边住着莫姐,傍晚就不敢出屋,因为她一看到有人冲凉就要感冒好几天。记得刚到农场,我们住在种子库,男女生宿舍之间只隔着一层席子,上了铺就不允许直腰。屋里只有一盏电灯,开关在男生这边。女生要擦身子,顾梅芳就喊:“关灯喽!”男生这边讲故事,顾梅芳也喊:“大声点!”有个叫毛玉珍的“小上海”(1969年初中毕业生)因想家哭鼻子,顾梅芳会说:“小声点哭,不要让男生听到。”那次去女宿舍开会,才知道我和顾梅芳是脚顶着脚,用顾的话说,拆掉席子,我俩就是一家了。种子库有老鼠,而上海人最怕老鼠,这让北京知青很瞧不起她们,有时候捉到一只老鼠,从席缝中塞过去,听到女宿舍里吱哇乱叫,觉得很开心。
总忘不掉那个叫稽约克的女孩,整日蹦蹦跳跳,快活得有如一只燕子。她来农场的理由很简单,小时候没有坐过火车,总盼着有一天能坐坐火车,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。那年麦收结束,我们在一起排《红灯记》,她演铁梅,我扮一个在粥棚里喝粥的,台词只有两句。一句是:“掌柜的,来碗粥喝。”另一句是:“这年头,怎么也得给碗粥喝。”我一说这话,稽约克就想笑,她普通话说不好,人又好强,经常缠着我教她讲普通话,还自己对着镜子练。后来听说她随父母去了香港,那么多年过去了,也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我这个喝粥的。
顾玉华的腰杆总是挺得直直的,脸白皙皙的,童花头,一说话脸就红,像做错了事。农场有一个水库,由顾一个人照管,她在水库里养了鱼,又养了河蚌,还培育出了珍珠,是农场出了名的“珍珠姑娘”,事迹还上了《黑龙江日报》。说来也怪,顾不爱讲话,可“小北京”偏偏对她的印象却最好。
朱士妹、陶珍珠、刘扣英是农场的“畜牧三姐妹”,三人是脾气、秉性相近,又常在一起,好得像一个人。朱士妹文文弱弱,笑起来眼睛会眯成一条缝,让人觉得没有丝毫芥蒂。陶珍珠胖乎乎的,却又怕冷,冬天总裹得像小皮球一样。刘扣英戴副眼镜,“小北京”都叫她“小扣子”。返城时,她嫁到哈尔滨,成了地道的北国人。
记得有一个叫沈瑞康的,学过俄语,“小北京”都叫他“聂斯基”。那时他教我们俄语“缴枪不杀”,大家舌头打不过弯儿,说成了“出来捏死你,不出来掐死你。”直到现在都还记得这句话。还有绍益山,在农场就写诗,现在一定是“大诗人”了吧。电视上看到过裘永强,他现在是出了名的微雕专家。还有思茂兄弟,连娣姐妹……能叫出名的有二十几个,还有几个叫不出名的,像“长脚”、“顾大”、“大头”,真想念他们。假如有一天我们不期而遇,彼此间还能认得出吗?
想一想真的很有趣,29年前的一群“小北京”在寻找29年前的一群“老上海”,这本身就是一桩十分美丽的事情。